close
京都,不但是一個具有千年文化的古都,同時對於許多外國人來說,瞭解京都幾乎就瞭解大半個
日本,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寧靜的某一個角度,時常可見具有禪意且有藝境之物。靜靜凝視彷彿
可以透見古老的大和魂。


京都還是老樣子, 燈籠、老房子、石板路,陰雨綿綿中,偶遇掛在寒冬枯樹上殘留的秋楓彷若
一幅流動古畫。



京都的美很難以文字呈現,因為它不像一個美麗的花瓶,可以就造型、顏色,佐以文字細部刻劃
出它的美,它是花瓶裡的花,呈現的是一種「境界」。如果你願意坐下來放下一切,靜靜的用心
去閱讀它,可以是一幅流動的山水,可以是人生喜悅的一刻,可以是生命獨有的淒迷。看的越久
你越無法瞭解它是什麼?卻又與它更接近。寬闊如天地,深遠如大海,幽靜中、平凡裡的京生活
但見一切。


此次到訪恰好是農曆年間,且第一天又為除夕,因此特別找了熱門的豬排專賣店「名代」來度過
一個人的除夕夜,這也是第一次在日本按圖索驥的找美食店,由於這家是位於京都火車站11樓,
因此很容易找到,但找到後居然排了半小時才用餐,不過就服務與美味來說都是值得的。


由於這次在京都只停留兩天,因此沒跑遠,主要還是在東山區,比較遠的就屬

左京区的詩仙堂,
比較值得一提的亦為此地。

詩仙堂由德川家康的家臣石川丈山創建於公元1641【寬永18】年,正式名稱為丈山寺,並成為他
隱居的山莊。石川丈山為江戶時期的文人,酷愛中國漢詩。石川丈山建詩仙堂,並將中國36位詩
仙的畫像以及著名詩句裝飾在詩仙間內,令園內充滿詩情畫意,詩仙堂也爰此而得名。

此外,
詩仙堂另一有名之處,是稱作「鹿威し」(威嚇鳥獸)的裝置,為竹所製,巧妙利用水往下流原
理讓竹器平衡產生變化,進而敲擊石板(不知如何稱呼)產生清脆聲響,迴盪於寂靜庭園,據說丈山生
前十分喜愛。到訪當天雨停,庭園裡午後陽光與清脆聲響迴盪於寂靜庭園,我盤腿而坐仔細聆聽所有
聲響,雙眼微闔,漸漸的聽不清聲響,只感覺到微風清拂、空氣中飄散花香極為清淡似有若無,除了
微若聲響與氣味,午後的光影彷彿捉迷藏一般快速移動。

忽然,一陣尖銳的鳥鳴將我帶回現實中。

回到東山區已是黃昏,金色的陽光籠罩住半邊的京都府。
晚上整理照片時忽然一張去年拍的照片令我停下按鍵,這是一張在二年坂拍的照片,斗大的夢字,加上
一張電影藝伎回憶錄的海報將我的思緒再次拉回古京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旅人之眼 的頭像
    旅人之眼

    旅人之眼

    旅人之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